太后過後的文化部

弱勢的文化部門,在強勢的太后過後,我們能夠期待甚麼?

文化部掌管的是全國的文化工作,這個工作簡單來說,就是充分運用社會實踐的力量,來推動全民生活美學與人文素養的提升,最後才是達到形而上,大家朗朗上口的真善美境界。所以下自鄰里社區營造的啟動,再而連結鄉鎮縣市中心的相互交流,最後則是來自中央的統籌支援。這種譬如有機的自然生態循環,才是健全文化生養與發展的契機。過去由上而下,主導式的引領政策,不但忽略了最直接的基層需求,更與發展在地特色的目標背道而馳。龍部長口中的泥土化,有沒有在她的任內被看見實質的深化成效?或者反是一個令人懷疑的話題?許多人甚至認為龍的政策充其量只停留在形式口號中,連個秧苗都還沒發芽出來!

文化部的設置,在馬政府推行組織改造過後,兼併了新聞局廣電的工作,場面大了,人力資源不但沒有進行瘦身計畫,反而讓局處工作重疊交相制肘。現在最高層級是部長率領三個次長跟主任秘書,下設七個業務司,五個輔助單位,一個任務編組,十九個附屬機關跟駐外文化單位。任務相對繁雜,上天下海無所不包。預算編列從103年的165億調整至104年為170億,總觀103年可以支配執行的業務預算約為54億元。這樣的預算規模,若以慣用切割式的分離手法,只有插秧無法收割,通常只是在消化預算,欠缺一份總體發展的思考,倘若以整合性的經濟規模方式來辦理,先進行插秧、灌溉、保水、施肥、然後才能期待收割,這是否才是正本之途?

雖然藝術大學的管轄權責在教育部,所以預算的來源在教育部,表面上與文化部無關,但是近年來政府財政吃緊,對於文化藝術的補助資源相對不足,這時候文化部可以跨越部會主動伸出援手嗎?因為文化部的一個基本使命就在培養文化藝術人才,而文化藝術人才的搖籃,就存在於四個藝術大學中,文化部若能拋棄過往只限制在特定議題的申請,或委託合作跟審核式的經費許可制,改以考核方式提供適當金額,讓各校進行彈性特色又自主發展的機會,相信對於人才的培育一定能快速累積成效。這樣的特色是文化不直接播下培育的種苗,來日自然可以歡樂收割,可惜我曾經拜託文化立委聯合四個藝術院校的共同請託,並沒有被當時的龍部長重視。

每一個就任的文化首長都曾有過一個使命感跟口號式的文化治理政策,來自文學作家的龍部長喊得最是響亮。下台前她說:過河的卒子,沒有退路。她做的是基礎建設,是人家看不見的下水道工程,她明知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她卻在水泥地裡種花。這些美麗詞藻的背後,顯露的都是空洞浮誇又居功諉過的話語,如果龍部長過去進行的都是見不到陽光的黑箱作業,那這又是何種見不得人的地下行業?這樣的說法,根本就否定過去數十年歷任文化主管的共同努力,大家豈不白忙一場轉頭空?

期待剩下一年半的時間,新的文化部長上任後,調整並訂定合宜通行的政策,整合資源並且權責分明,推行地方到中央的通力合作,並且發展在地文化與藝術實踐的發揚,改造精簡人力資源與組織整併工程。果真下次政黨再度輪替,那麼這套長治久安深入民心的理念,一定可以延續實現。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