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佛地魔?

如何建立一套適當的遊戲規則, 又不失藝術教育學府的本位
上週因為圖書館召開公聽會討論開放時間擬縮短這件事,
熱況空前,學生出席發言踴躍,臉書更是慷慨激昂。
學生關心公共議題或切身問題絕對是好事,
但是如果沒有客觀去分析或探究事情的來源跟本質,問題就會脫序失焦,喪失求知應有的態度跟方法。
推動一個新觀念新的觀察或改變現狀視野,承接各方的阻力當然很大,真的需要勇氣。
以臉書作為交流平台,是否能夠讓大家針對公共事務平心靜氣的說理?
先說圖書館設立的目的,這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基本道理。
如果不是鼓勵學生多加利用圖書館,校方為何在上學期主動推24小時的自修研究室?
開放時間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是機動的, 重點是如何把握利用時間,利用公資源。
比較哈佛耶魯劍橋牛津開館時間是知道各校的管理時間是不一致而有彈性的,
研究型綜合大學學生自主學習意願高,而藝術創作類型大學的作息自然不同,
大家是否看見新世代多元的學習資源跟途徑也不同於往昔嗎?
圖館管需要更多的時間做足必要的課業跟溝通準備。
探討問題過程我成為校友跟同學口中的佛地魔,
哈利波特不見了!
想起洪蘭教授說:現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目中無人,把粗魯當個性。

昨天臉書傳來一則文章:
人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用自己腦袋中的觀念去解釋別人眼中的事物
我們會認為事情『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就表示自己早有設定,並認為必須符合這個設定『才對』。
簡言之,當你說『你應該怎樣』的時候,你就已經開始想要改變別人;當你說『你不應該怎樣』的時候,你就會很堅持。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可以討論或溝通的問題,而是你認為『這樣才對』。
聖嚴法師曾問聽眾:『這個世界上有所謂的『客觀』嗎?』不少台下聽眾紛紛點頭。
不料,大師卻說:『不,這世上並沒有『客觀』。因為所有的『客觀』都是出自我們的『主觀』。
沒錯,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一個人跟你有相同的背景和經驗,想法、個性和觀點當然也不同,所謂的『客觀』,其實都是出自我們的『主觀』。
如果別人跟你觀點一樣,不表示這個觀點是『正確』的,只是表示『觀點相同』;如果雙方的觀點不同,也不表示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只是表示『觀點不同』。
奧修大師一再提到:『真正的自由是免於任何觀念的自由。』有時候,別人看起來毫無道理可言,只不過是因為與我們觀點不同,或者是看到了我們沒有看到的事。


就像螃蟹橫著走,也許牠以為自己走的是直的。每一個人都是主觀的,不必以為自己心中那把尺一定是直的。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