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倉庫東移與古蹟保存
北門古城門重見天日,象徵台灣對文化古蹟的重視向前邁進。更進一步的做法是台北市政府 都市計畫位委員會,在審理西區門戶計畫都市計畫變更時,對於歷史建物「三井株式會社倉庫」是否須東移五十一公尺,副市長林欽榮認為依據一○一年五月文資會附帶決議,認為應仍以形塑北門意象為重點,做出最適當保存模式,同意此案通過。
這樣的考量一是在解決北門周邊的交通狀況,將忠孝西路向北調整,二是塑造台北都市文化與環境市容的考量。我認為明快的決定,一來節省冗長開會程序與公文作業,二則將北門的門戶映象與交通做了更好的整合。
國外相似案例不少,埃及最著名的阿布辛貝神廟,在紀元前約1264 BC前開始興建,二十年後被安曼人尊稱為拉美西斯二世的偉大神廟, 是一處位於埃及亞斯文西南290千米的遠古文化遺址,面向尼羅河,對著南方的奴比亞遺址
(Nubia)。神廟依山崖而建,神廟門口處的四尊巨像,高20米,皆為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坐像旁還有數座小很多的石像,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家眷。
這座神殿每年在二月廿二和十月廿二日的日出時分,陽光將會從門口直射進入這間石室。傳說當初建造神殿的工程師,為了讓後世永遠記得法老王的生日,於是利用天文和曆法計算出在每年的2月21日及登基日10月21日,太陽神的黃金光束,將會穿越60多公尺的黑暗長廊,直接照進這座終年不見天日的聖殿,將陽光精準的投射在除了黑暗之神以外的三尊神像上,冥界之神普特、太陽神阿蒙‧拉
、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和天空之神拉‧哈克提,並讓整個神殿閃閃發光。
1960年代因為要興建亞斯文水壩,阿布辛貝神殿恐將永遠沉入水底,於是在1959年開始推動拯救計畫,1968年 UNESCO募得超過四千萬美金,以及六十多個國際團隊的合力協助,將整座神殿切割成一千多個石塊,最重高達三十噸,平均二十噸重,並向後移動兩百多公尺,向上提高六十五公尺,成功的幫助埃及政府完成遷移,並完成人類文化古蹟保存最重大的挑戰工程,最後神廟完全保存,但陽光照耀石室卻因此遲持了一天。
在台灣,宜蘭四結的王公廟,高雄的火車站,當年遷徙移動儀式,都造成轟動,三井倉庫只要工法得宜當然是文明進步的另一重大象徵。
北市府昨天通過都市計畫變更,決議歷史建築三井倉庫將東移51公尺。
(資料照,記者游蓓茹攝)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