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典美學與國家文化

黃國書立委質詢現在慶典活動的設計,都是延續過去舊政府時代的慶典美學,不但繼承過去威權時代的傳統,也影響到建築風格意象,就是一種「北方宮廷美學」的延續。黃委員建議文化部長是否可以在跨部會的文化會報中,大家別再沿襲過去威權象徵體制美學思維,並重新設計牌樓。
節慶若源自於自發自主的意願,一切都會恰如其分水到渠成。我們來看鄰近的新加坡是怎麼慶祝2016的國慶?第一他們沒有傳統的牌樓,第二他們在濱海藝術中心跟國家運動館舉辦慶典。第三他們用整體主視覺的設計來塑造國家文化形象。
新加坡是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國家,人民的組成多元,政治比台灣保守,但是創意跟自信卻走在時代尖端。他們慶祝國慶是以紅白相間的色彩來凸顯,四個代表不同種族的主持人,唱多語言的歡樂組合歌曲,再用動畫介紹他們的建國傳奇神話人物巴丹 (Badang),如何建村蓋屋,鑿井打獸,以及巴丹打敗韓督 (Handu) 的爭鬥過程,並在1843年以神力舉起巨石打敗韓督,這巨石就是現在博物館的基石,然後國會議員們步入會堂,一系列的軍容展示,以及多元文化藝術表演跟現代科技的成就,舉國歡騰。慶典反映了當下,慶典也反映了國家跟國民文化。
草原大漠的蒙古國 (Mongolia),每年在首都烏蘭巴托 (Ulaanbaatar) 舉行一年一度的重大傳統節日「納達」(Naadam),這是蒙古族最富有傳統民族特色的慶祝活動和運動競技。Naadam 在蒙語是「遊戲」或「娛樂」的意思,但卻是舉國歡騰的歡樂時光,從白天到夜晚,老老少少穿著各地傳統服飾,絡繹不絕穿梭在大街小巷,運動場上新舊元素合一,各類馬術與角力競技不輟,到處笙旗飛舞,草原個性表露無遺。
國家慶典的設計方法很多,簡單來說就是一個文化營造概念的落實,反映的就是在地生活文化與時代發展相互結合的結果,更可以表彰國家的文化形象。慶典活動尤其是牌樓的設計,第一可以經由政府引導,用公共議題跟政策的認知來帶領;第二可以用傳統再生的方式,創造新舊之間的串連與融合;第三更可以是當代原創的表現,用新的文化視野,新的風格概念,來形塑現代的國家形象。
台灣傳統慶典牌樓的意象,在現實生活中,除了深具戒嚴時期的刻板印象外,早就不具文化上的意涵,反而呈現保守,封閉與現代社會脫節,是一種故步自封的閉塞現象,不但缺乏在地創意跟文化美學,根本上與台灣多元靈活的形象完全貌不合,神卻離。繼續沿用舊思維的牌樓設計,並無助於提升慶典的歡樂氛圍,這種流於特定形式的裝置,當然阻礙了設計創意的執行與發想。
瞻前顧後,缺乏放手一搏的承擔跟勇氣,就是新政府上台後被批評最多的地方,別忘了島嶼人民具備多元與靈活的開創力,正是台灣可以面對世界諸多挑戰的應變之道,思考發展在地自己的慶典美學,就像春燕一般,來的正是時候。黃國書委員重新思考牌樓美學的提案,就是一個深入觀察得來的好見解,值得喝采,大力鼓掌。



     草原大漠的蒙古國,每年在首都烏蘭巴托舉行一年一度的重大傳統節日「納達」,
這是蒙古族最富有傳統民族特色的慶祝活動和運動競技。圖/作者提供

                                                                                                                                      
                                                                     圖/本文作者提供




                                                                    圖/本文作者提供



                                                 台灣傳統慶典牌樓。圖/立法院議事轉播 IVOD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