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中承諾書」看台灣高教的困境

中國要求台灣各大學簽署一中承諾書不涉及政治考量,那絕對是騙人的話語,背後的政治意涵不言而喻,這幾天議題持續燃燒,全國大專校院五大協進會趕緊發表共同解釋聲明,重點是能解決問題嗎?目前台灣高教面臨的問題很多,大學簽署一中約定只是在拖延壞死時間,是屬於症狀的緩解,終究還是會病入膏肓

少子化帶來私校生存的危機,短期內無解

台灣的低生育率高居世界第一,不生小孩的問題原因很多,簡單來說,牽涉到世代價值的轉換與政治社會及低經濟創造力的誘因導向,對於台灣公私立大學目前供過於求的現象,衝擊很大,因為有學校卻沒有學生,沒有學生就沒有學雜費收入,則教職員工就沒有工作,校舍閒置,社會問題就會接連產生。
向中國爭取招收學生來台就學,可舒緩部分學費壓力與工作衝擊,但在大家爭食分餅的情況下,中國政府逮到機會順勢發號施令,誰能妥協誰聽話,就會有糖丹可吃趨炎附勢雖然可恥,但在世風日下的社會,要私校勒緊褲帶堅持辦學理念,當然不容易。
我認為少子化並不是區區教育部單方面可以解決的問題,少子化背後更大的問題,將是面對高齡化世代的來臨,只有政府部門快速規劃因應對策才是重點。

十多年凍漲不調整學費的政策,惡化大學經營的困境

大學自主發展若不是口號,就應該讓大學在學費制定上,多一點自主空間近年來,社會裡萬物皆漲,只有學費不漲,犧牲了大學適性發展的良機,也遲緩了大學教育進步的動能。
舉例來說,藝術教育的投資在實習設備方面,應該是要與時俱進,才能跟上國際的同步發展,但是受限於學費不漲,政府分配資源不足,藝術學校的教學設備投資,遠遠落後歐美日先進國家很多,大學學費若要維持不漲,那麼就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的投入或挹注,但是台灣企業對文化藝術的支持,還是淪於杯水車薪的現象。
台灣社會上過度操弄的民粹,由民意代表領軍大舉反對大學調整學費,卻忽略物資漲價與調整,對於沒調整學費的大學來說,維持現狀就是降低品質的反射動作,因為過去可以買到十張木板或紙張,去年剩八張,現在只能七張,學費凍漲對大學經費的困境,幾乎是一種懲罰性的措施。
當然一例一休,二代健保,兼任師資調薪等等,對於大學財務的困境更是雪上加霜,凡此凍漲學費的政策,是過去政府與社會氛圍一起要共同承擔的後果,現在應該正面檢視並進行適度調整。

大學整併與私校轉型還在牛步化,大家都在觀望

台灣的大學過多與過剩的現象嚴重,明明是一個明顯的社會問題,但是大家還是不願面對,公私立院校透過民意代表的操弄施壓,不斷給教育部壓力,所以不得不祭出提高師資質量比,降低開課學生人數,開放境外招生,來延緩生源不足的困境,長期來看,苦果終究要面對。
坦白說,教育部只是政府轄下的一個弱小部會,如果沒有行政院的政策作為後盾,就很難發揮積極的作為.至於大學整併與轉型,則是教育部可以勇於任事的地方.所以釜底抽薪的辦法是長痛不如短痛,正面鼓勵公立大學合併,適度辦理併系或減招,並且積極鼓勵私立院校轉型或退出,還要精算未來台灣應有合理的學生人數,再以集中資源並擴充設備的方式,量少質精,提高台灣的高教競爭品質。

快速滾動的世界變化,讓高教轉型措手不及

科技與媒體帶來學習生態的重大變革,傳統學歷價值與課堂上的學習模式,早已成為昨日黃花,現代知識的累積,可以透過自主管理與自我學習,或群聚共學來達到預期成效,而客製化的專業導向學習模式,將會是新一波學習的主要選項
所以未來的教育與快速變化的學習方式,會讓傳統教學快速失去魅力,多元世代與廣泛知識的建構,變成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條件,大家都必須在終生學習的壓力下,不斷學習,不斷開發出適合自己的生活學習模式,並且也要適應社會的變遷與發展。
變動的世界對於高教的壓力是逐年增加,但對於被動式的高教轉型,處處受制於僵化的傳統學制與教師是否勇於面對改變的決心所的茫然與困擾,以至於至今無法看見應有的動能與執行力。

唯有建立平等互惠的交流機制,才會有學術與創作的自由

台灣高教平均單一學生的投資成本約在十八萬左右,藝術學門更超過二十萬,縱使中國來的學生加倍收取學費,仍然無法補足經費缺口,還要優先提供住宿與生活照顧,換句話說,台灣是在貼錢來教育中國的學生,因此,若還要我們簽署不合理的一中約定,那就大可不必了。
學術必須建立在專業與自主發展的成效,以北藝大來說,我們的系所資源齊備,校風自由多元,師生創作能量龐大,歷來中國學生申請前來交換的學生遠多於我們簽送出去的人數,而且彼此相互對等尊重,所以我們只要持續建置優良又專業的學習環境,以學術優先,其他自然就會擺在腦後。
全國大專校院五大協進會雖然發表聲明,並無助於國人對於中國打壓動機的不滿情緒,因為大家都看見北京的黑手已經伸進來了,我們也看見台灣全國大學學生組織也串聯「反中生承諾書」,來突顯自主教育的主張不容外力干擾的立場。
言論自由與自主講學是台灣的主流價值,如果是為了「不涉政治」,中方要求台灣出具承諾書只寫「不談台灣獨立」和「一中一台」的立場,那麼相對應的,如果我們也要求中方出具聲明:不能講「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統一」,請問中國會接受嗎?
處在文明社會中,中台雙方唯有理性,諒解,尊重與相互包容來促進和諧,才能擴大交流,才會開啟心內門窗,一再威脅恫嚇只會造成反效果,拉大更多的距離與嫌隙。


 各大專院校為了陸交流簽署「研修(一中)承諾書」引爆爭議。
圖為台大傅鐘(呂紹煒攝)

立法院會.施政總質詢,行政院長林全(中)教育部長潘文忠(左)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右)
就各大專院校與對岸簽署「研簽承諾書」之事備詢,但對存在已久的高教困境卻依然沒有對策。
(陳明仁攝)




留言

熱門文章